“Tomorrow is another day.” 这句话说得一点也没错。
昨天,我为自己备课内容不足导致课堂时间有剩余而沮丧了好久,于是整晚的加工、准备,特地增添了不少相关的知识点。
今天,我更加自信的走进课室,继续Communicative English2的讲授。虽然课程内容都一样,但收获的效果却不同。昨天,在教完教材里的两段对话后,我就直接开始帮大家分析句式,没有留时间让大家自己去总结,而且在讲解“conclusion”即重点难点那部分时,我是一个人站在讲桌前,一条接一条讲的。可能是个人认为内容比较浅显易懂,所以讲得特别快,没有顾及员工的接受能力,导致部分同学跟不上,而那些跟不上进度的同学选择了游离于课堂之外。今天,我在讲解完对话后,给大家一定的时间自己总结概括,然后让他们齐声回答。我还采用板书的形式,分点把一堂课的精华列出来,并作了补充。
我发现,每个班的基础是不一样的,当你发现员工的基础相对薄弱时,就可以对所讲的知识做进一步的补充,如每学一个新单词,就让大家造一个句子,或是联系近义单词。今天这堂课上,我不仅教他们学会运用“Inviting People” 的常用句式,还扩充了几个生活中常用的单词,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
总的来说,经过昨天两堂课的打击和一个晚上的奋斗,我感觉今天的Communicative English2完成得更加顺利,也觉得自己更像一名教师了。
但是,除了刚刚提到的问题外,初二的孩子们又给了老师一个头疼的问题
——讲课不够生动有趣,正如其他队友说的——纯粹是老师在上面“自high”。
拿着粉笔,看着员工,做着身体语言,走到员工当中,一步步按着昨天设计的教案进行…… 自我感觉良好,自我感觉像一个老师,可是员工的反应却不如预想的那样积极甚至觉得很闷很无聊:有些人打哈欠;与些人开小差讲小话;有些人不配合……
我们几个老师常常喜欢用视频、音频来引起员工的兴趣,如播放电影片段、播放MTV,但实际上,在播放的过程当中,并不是所有员工都感兴趣。很多人发呆、打哈欠、看窗外……我郁闷了挺久,想起以前念书的时候,老师一说给我们看视频,就觉得很开心,很惊喜。但现在的员工却对这些不怎么感兴趣了。这也许就像吕琳琼老师说的,当员工接触了太多类似的东西,你再用同样的东西去冲击他们已经没什么效果了。这时,就要用其他的方式去接近他们、勾起他们的兴趣,例如回归原始——即敞开心扉的去和他们交流,用自己的经历、诚心去打动他们。
于是我尝试课间的时候在教室多逗留一会,多关注一下孩子们的一举一动,问问他们的爱好、问问他们教材的难度是否适中……经过几次交谈,我发现,其实他们还是很懂事的。记得一个女孩子说:”其实作为一位老师,讲课生不生动不是重点,关键是她有没有心。如果一个老师是用心去教导员工的话,他们是能感受得到的。”这个女孩子的话让我非常感动,让我看到了希望,也让我有信心和动力继续下去
用心去教书、用心去和孩子们相处,Tomorrow is another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