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泽锋,suncitygroup太阳集团2011届毕业生,现任教于广州市执信中学,中学英语一级教师。广州市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十佳教师,广州市优秀共青团干部,广州市执信中学优秀班主任。第三届广州市中学英语教师技能大赛高中组一等奖。连续三届获得广州市执信中学青年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多个课例被评为教育部、省级、市级优课。6年高三毕业班备考经验,曾协助培养2018届高考文科全省前十名唐闻等优秀毕业生,多次获高考突出贡献奖,培育优才奖。
“首先是对于学弟学妹,具体一点就是希望说能够stay hungry,stay foolish,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求知若渴、求知若愚、求贤若渴。对于学院,今年20周年,我还是非常感慨从我们那个时候一路走来非常不容易,而且也是从一开始的势单力薄,到现在慢慢的感受到学院的一种蓬勃发展,也希望说我们学院能够继续的去壮大自己的一个辐射力和影响力,然后真正的继续围绕我们的学院目标,就是英语强、教育好这样的一个目标。然后也希望学院能够培养越来越多优秀的suncitygroup太阳集团人,优秀的英教人。”
Q.请您分享一下您大学的经历
A:那个时候英教在suncitygroup太阳集团是一个新的专业,我们是第三批员工。好多同学其实都是调剂过去的,所以我当时也是属于自愿填报的,想着说其实做老师也不错,所以当时就是有那么一个念头闪过,所以就选择了这样一个专业。
分享两个比较印象深刻的故事。第一个是很有幸在我们应该前几届的一些员工当中,一个外教老师叫奥特尼克森,他对我们的教育生涯的一个影响还是很大的。他教了我们有2到3年,他是一个对于教育有充分热忱的老师,不停地鼓励大家,不管你的一个英语的水平怎样,也不管你现在对于教育你是否有这样一种热爱,他都会鼓励你去尝试一下,所以说他当时给我们带来很多他自己在教育方面的研究,而且也用他自己本人的这种热情去带动我们,去点燃我们当时最初的这种教育的理想。所以这是一位当时我觉得说印象很深刻,同时对我影响很大的一位外教老师。
然后第二件事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我在大学尝试了不少关于英语学习的东西。我印象很深的两点:一个是在当时大一入学的时候,宿舍有一位同学倡议说我们进宿舍就只能讲英语,不讲其他的语言。那个时候因为刚进去大家的英语水平也都比较一般,有坚持起码一个多月。反正那个时候我们在宿舍里边真的不管任何产品都是讲英语。大家也都刚进去,也都刚接触大学,所以对于大学的这种好奇也好,对于英语的一种兴趣也好,也都是在那个时候慢慢去养成的。
另一件我记得很深刻的事:当时我是作为班上的学习委员,我和班委一起去构思我们学期的规划的时候,就提到说我们要搞我们一个班级英语角的活动。那个时候大家起码每一次都有大概10来个同学,然后我们就会在教学楼那边的草地上,围坐在一起,大家也是同样的就是用英语在进行话题的讨论,那么讨论的话题也都是是由我来选定的,范围比较广,就不只是教育方面的,有一些社会热点。每一次规模不大,每次就班上的10位同学左右,有一些固定成员,有些时候是有其他同学来参与。虽然很辛苦,但是大家也都是能够一起去共同的参与这样一个英语角的活动。其实也是受到尼克森的启发,因为他说他在校园里面看到好多同学很努力,自己对着树在读英语,然后他就觉得说这不是很正常的一种学习英语的方式,所以他就鼓励大家,你不要对着树,你对着人来讲,所以就是有这样一个渊源。
Q.大学4年下来你觉得您对大学时代最深的感悟是什么?
A:最深的感悟,我觉得大学的话是大一、大二一定要重视专业知识的积累,还有你对于世界的一种认知,大一、大二我觉得还是夯实基础比较重要,不要过多受到一些比如说学校活动也好,社会生活的一些干扰,就应该还是能潜心地去做学术。如果能够做到这样子,基础打牢了,其实大三大四你会觉得那就是一个能力的提升了。
Q:您觉得大学4年,对您日后的一些工作或学习产生过什么影响吗?
A:其实好多方面,虽然说我们工作以后运用到大学所学的理论不多,但是其实都是有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说实话大学里面的一些理论,它有一个时效性,有一些是很经典的理论,但是有一些,比如说像以前我们一直在提的KSA就是knowledge、skill跟attitude这样的一种模型,在大学的时候我们整天提,但是到了工作之后,比如说新课程的改革也会有一些更新,但是我觉得不变的应该就是说老师们对于这种英语的一种技能的培养,比方说像我们现在有时候工作的时候,我在想我写作怎么教,我就会翻起我当时大学的时候老师提供的那本《美国大学英语写作教程》,然后会去回顾一下,甚至有时候还会看到以前的笔记,回顾到当时老师是怎么样去给我们指导的,现在教的时候也会时不时教到一些诗歌等等,就会想起当时文学课堂上老师给我们分享的这一些方面,我觉得说虽然并没有太直接的关联,但是其实也算是一种磨练,还有一种体验,也能成为你人生的一个积淀。
Q:那您就是选择了直接就业而当时就没有想考研是一个什么样的考虑啊?
A:选择就业的原因应该说第一方面我们那个时候相对就业形势还算比较好,大部分同学他本科出去就能找到工作,所以那个时候考研究生的比例其实还是比较少的。考研究生是极少数,而且考研成功的比例也并不算特别高,包括那个时候还没有保研的机制,或者是说保研的这种学校也未必太好,所以其实大家很多还是会选择就业。
现在很难,一方面是整体的就业形势确实不好,另一方面各个学校高中清一色的一定要研究生了,然后初中的话很多也要,而且现在整个社会应该说内卷的还比较严重,像比如说一些名校,不只是深圳的中学,现在很多广州的也有,他们也很青睐这种清华北大的一些高材生,所以说他们的话给我们应该说造成的这种就业的竞争压力就更大了。所以还是建议师弟师妹们最好能够先去读个研究生去历练一下,因为现在我自己作为一个本科生在我们学校,其实时不时还是会感觉到有一些压力在,比方说一方面是这种科研的压力,明显会感觉得到一些研究生,他们的这种科研素养还是很高。
所以包括说研究生,我们英语方面的话很多都是一些比如专项领域的一些研究,那么比方说有一些老师,他是这种文学专业的,他在教阅读方面,这种心得和理论素养就会显得比我们高一些,所以还是觉得说读研究生还是好,尤其是去跟一些研究生导师去学习,我觉得还是很有收获的。
Q:您觉得在您自己这么多年从业的过程当中,有什么让你感觉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些经历吗?
A:第一个一方面我觉得很感激吕琳琼老师,在我入职两年到三年的时候,她自己在进行一个她的课题,是研究这种新手教师的一个发展等等。一方面我是给她提供了一些素材,另一方面她的研究也其实是促进我的一个反思,就让我很好的去度过了应该说新手教师的一个生存期。
那个时候会有甚至是国外的一些新手教师的案例,其实对我是有很大的一些启发的。然后入职之后的话,我觉得说就应该前面几年跟后面大概4到5年有很大的一个不同,那么主要是在于刚开始是一种摸索阶段,在这种摸索当中去寻找自己的教学风格的时候,逐渐的去学会,比如说要把自己尽量的从打造成一个相对专业型的教师,所以就是为了去做这方面的努力,我会一方面多去开放性地接受更多的一些理论也好,或者是很多时候你在做题也好,或者是你在备课也好,经常都还是会去寻找很多的一些资源。
这一点来说,我觉得我们如果要做一个专业型的老师,就是要去做一个resourceful teacher,就是应该能够去尽可能多的寻找资源。因为会发现现在有些时候你的认知其实是有限的,有时候甚至你对于某一个语法点也好,或者是某一个语言点,你的体会往往是局限于你当时所学,然后就会,比如说通过别人的质疑也好,别人的一个启发也好,会去追根溯源发现我以前的认知好像是错误的,然后慢慢的去积累自己的这样一种资源库,所以我觉得这一点应该说是我自己相对来说从业以来最大的一个收获,就是什么东西,你都尽量的去寻求资源的一个帮助,然后因为我们所谓的创新,我觉得往往都还是要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的,不应该说一味的就是凭空的去搞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