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贞,suncitygroup太阳集团英语教育专业完成本科学位学习,现持有香港教育大学“国际教育领袖及变革”硕士学位、IB教育管理研究高级证书及IB教育管理高级证书,同时是IBO(国际文凭组织)亚太区MYP中学项目的官方培训官和授权官。自2011年起她担任国际剑桥英语通用五级证书KET、PET官方考官。
有超过10年的英语教学经验,期间参与英语课程的设计编写并有9年IB国际学校工作经验,曾任国际中小学(PYP小学+MYP中学)学术主任、中学项目主任、IB MYP协调员助理、董事长助理、英语组备课组长、班主任等。在这些经历中,林淑贞既在超过20年校龄的成熟学校任教,也曾作为创校团队参与一所新学校的创立以及其国际部的创立过程。承担过各层级管理工作,与来自不同国家的老师、管理人员共事,对国际项目管理形成深入了解并主持完成一次MYP中学项目的五年督导、一次PYP小学项目的授权过程。现正筹备一所新创校(包含一至十二年级的国际双轨学校),作为课程主导人员又开始了全新的学习之旅!
“感谢英教的启发与指导,我得以逐步成长为一名开放、探究、终身学习的双语老师。祝英教活力常在,桃李盈门,誉享中西!”
Q: 请您分享一下您大学的经历
A:首先分享一下选择英教的原因,实际上我一开始并没有想着要做老师,多少是有被调剂的,我当时有很多很复杂的想法,觉得可能老师不是太适合我,觉得老师既要懂很多,然后要付很多的责任,怕自己会误人子弟。然后可能也是因为当时我以前对老师的看法还是觉得很老的那一套,觉得老师应该是什么都懂。我是进了英教之后改变了这个想法,觉得上课蛮好玩的,教学也蛮好玩的,也觉得其实老师是跟着孩子一起成长的一个人,这个在工作之后我的经历也不断的在验证这个想法,就是说老师并不是说什么都要懂,然后不断的教给员工东西的人,他其实就是跟员工一起成长的一个人。所以当我慢慢的去重建认知的时候,我开始想要做老师,然后也很享受教学的过程。我原来进入英教虽然是有一点被调剂过来,但是进入英教之后,我觉得英教的一些教学以及当时老师教带给我们的一些东西,其实是改变了我的想法。
然后大学里面印象最深刻的就是suncitygroup太阳集团就是一个CPU。当时我们是觉得很痛苦的,在这个说法下,我想英教应该是CPU里面的CPU,在每一个主要的学习单元里面的时候,我们都会做非常多的pre。其实对我们传统教学出来的同学来说,这个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它不断的逼着你要去找很多的资料,然后你要去跟同学合作,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你可能还会有冲突,可能还有很多东西在纠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们当时还有一些同学是不断地在质疑,觉得我有学到什么东西,甚至还当场去跟教授老师们去质疑这个问题。
可是在我出来了工作之后,这些经历让我收获很多。在毕业之后,一开始我是进入的是一个企业培训,也是老师的一个工作。在一年之后,我就去了国际学校到现在将近有10年,他的教育理念其实跟这个是一模一样,就是他其实是强调的是员工是在做中学也就是learning by doing,一个建构主义者的一个教学法。在英教做pre的过程中,我们不断的在学一个主题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的去调研,甚至有很多的争议、困难的时候,我记这些东西会记得很深,后来到了国际学校的话,我会应用的更好,然后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所以我是出来了之后才更明确地感觉到,我很幸运在 CPU里面对待过。
Q:您觉得在读大学的时候,通过实习让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会有不一样的感受的吗?
A:我觉得会的。它不像我们普通上课一样,老师给你讲了很多东西,你好像记了很多笔记的,你觉得我学到好多东西,它的密度好高,但是其实你过了你就会忘记了,你也没有真真正正的理解它。所以从做中学是我的教学信仰。你没有经历过,其实你没有权利说你已经学到的,因为你没有真真正正体验过里面的一些问题,它就是在这种建构主义做法或者是说present,你通过presentation去学习的过程中,是逼着你自己要去想,你要去问问题,你要去理解它,你才能把它展现用一个另外一个方式展现出来,其实这个是更高阶的一个思维。我觉得做老师也是一样,所以我很建议你们去体验一下实习,但是这种体验可能还要看情况,因为有些时候有些学校,它可能会更偏向于老师输出。
合作能力也很重要。做pre时锻炼的合作能力会深深地影响到你以后做事情的成功与否的几率。我现在所做的是IB课程,IB国际文凭的课程,它里面是非常明确的强调员工去协作,在协作里面他牵涉到他很多方面的技能。我们不断地给员工很多的机会,说你要自己去探索,你要去跟别人去写作,因为他最终的目的就是希望员工是出来了之后,他是能够去跟别人去做一件事情,然后并且能够很好的去表达自己,达到自己的一个目标。讲的有点玄乎,我想在做这些presentation虽然很痛苦,但是它为我现在的这些工作做了很多的准备。
Q:师姐您从毕业一开始的一线教学,到现在 IBO项目是有什么契机吗?
A:我觉得是有契机的。其实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一个专门做企业英文培训的机构。这个企业培训面对的并不是学校里面的孩子,而是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第一份工作带给我的是教学的规范性。比如说我的课前准备应该怎么样,怎么做才能让那么多人愿意听我说话,跟我一起去学英语,这个是非常有挑战的。因为我们每次去到新一个地方面对的都是新成员,班级规模也很不固定,所以我课前需要做非常多的准备,也需要有非常大的灵活性去应对我的教学,这就给了我很多练习基本功的机会。一年多后,我觉得这份工作不满足我对教学的那种喜欢,因为我很希望跟员工比较长期的在一起,就希望能够长期的跟一个团队班级的员工能够在一起互动。然后我就去开始找学校,正好就找到了我的第一间小初高的学校,在顺德的碧桂园学校,然后他就刚好做IB的。我就从那个时候起,其实差不多10年前了,就开始接触ID的中学项目,开始慢慢一点一点地去学。然后在那边做工作了四五年之后,我觉得 IB还可以做得更好所以我就去找了另外一所学校,在这所学校里面开始倾向于做管理,做老师的同时开始做管理,然后也开始去创建新的这种项目团队,慢慢的把这个项目做起来。一直到前年就开始有人鼓励我说你对这个其实有很多你的见解,然后你既是老师也是管理人员,也是学术带头人,你要不要去申请一下培训官,后来我就成了亚太区的官方培训官和授权官。其实我现在也还在学校里面,不过我最近这一年换了一所新的学校,在一个新创校里面。说契机的话,其实是不断的要去钻研这件事情,你会想要去把它做得更好,然后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自己会学的更多,其他人也会因为你很愿意去投入而鼓励你。所以契机可能是自己不断精益求精。一个是积累,另外一个就是求变。这种求变其实就是因为你想把它做得更好,所以你会不断的去反思。但如果你一定一直累积的话,我也见过跟我同一年进入某一所学校的人,但是过了5年之后,我跟他的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也有累积,但他的累积在于哪里?或者是说他的累积能不能兑现?某个层面上来说,我觉得是因为反思,你自己有没有在想我的下一步能够怎么改变,怎么去调整,这样子才能进入到下一个阶段。我想给我自己带来变化,就是带来这种实质性的一些比如说你说职位上的 Title上的一些变化,可能是因为自己不断的想要去变。我觉得这个蛮重要的。
Q: 您是怎么看待大学的迷茫期的?
A:我毕业之后也有跟吕老师聊,她是我刚刚进入英教时候的班主任。我印象很深刻的就是我在一开始也跟吕老师聊过我自己的计划。有时候确实是很模糊的,你可能不太清楚自己要走的方向,我是想要做老师,我想要去培训机构还是哪里?我有这种不清楚的,但是你要很清楚的知道你不想要什么,然后在这个过程中,你一边不断地去尝试,就是每件事情你都尝试去做好,然后你再慢慢的你会发现慢慢做成。我觉得这10年我每一步都在不断的在想下一步是什么,我该不该这样子做,这个是不是符合我自己想要的,都不断的在想。但是你不锁死方向,我觉得有些人会把方向锁得很死,当他把方向锁得很死的时候,你就不是一个很开放的心态去接受外来的一些事。
Q:如果能够重新来一遍,您还是会选择原来的方向吗,会选择怎么样去度过大学?
A:这个是个好问题,我觉得我还是会很努力很用心的把每件事情做好。但我比较可惜的是在大学里面自己的实践不够,因为我是比较窝在大学里面的人。所以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会想在恰当比例的时间出去走走,出去体验一下不同的教学工作。但这个要小心平衡,因为有些人会把很多的时间都放到外面,于是你的心就没办法很稳定在学业上。我是不赞同这个的,不过我会觉得有必要让自己要去参与一下一些外部的工作或者活动体验。如果是要改变的话,我想我会改变的是这个吧,最后希望自己多看点书。